THE NEW VALUE FRONTIER 京瓷 创造新价值

色母粒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11-21 14:15:03 点击数:0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率先研制成功色母粒着色技术,我国则起步较晚。到70年代末,北京化工大学开始了色母粒技术的研究;80年代中期,北京燕山石化成功引进了瑞士Ciba-Geigy年产1000t聚烯烃色母粒生产线,该工艺的特点是运用球磨及转相技术先制备预分散颜料,然后再挤出造粒,这一工艺又被称为湿法工艺,可以制备高品质的PP纤维色母粒。
     随着对引进生产线的消化、吸收及原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大大促进了中国色母粒行业的发展。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色母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目前中国色母粒的年产量约为50万~60万吨,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也有少量出口。
     色母粒的早期开发是为了解决丙纶纤维的着色问题。由于聚丙烯几乎没有极性,纺丝后无法用传统的染整方法使其获得颜色,人们尝试将颜料与树脂混合后直接纺丝的方法获得彩色的丙纶丝,由于喷丝孔细,颜料会很快将喷丝孔堵塞。正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丙纶原液着色技术。将这技术应用于塑料着色领域时,人们更习惯将其称为色母粒着色技术。
     随着我国塑料和合成纤维工业的高速发展,高分子材料可以代替传统节匹、皮革、金属、木材等。色母粒用于塑料和化纤着色也成为了一种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高分子加工工艺。颜色使商品在漂亮的造型上增添了和谐的色彩,把我们周围的世界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它改变了传统的塑料着色工艺,不但消除了粉尘散发引起的污染:改善了生产环境,而且有助于着色剂分散和颜色的一致性,对提高产品质量及设备利用率都带来好处,已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在塑料包装材料、汽车内饰材料、电缆料、化纤着色领域,色母粒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色母粒着色技术更以其无三废污染、节约能源以及着色成本低的优点焕发着更强的生命力。

 
*众君意可根据客户需求的技术标准及时开发出适合客户应用要求的产品,如有需要请电话直接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